仕是什么属性

仕是什么属性?

首先,仕是身份。

《周礼·地官司徒》说:”凡邦之大事,甸师掌共其政令,而听于官;乡师掌教诲其民,而听于乡;遂师掌治其民事,而听于遂。”可见在周代,各级官员都有一定的行政、司法、教化等权利,但他们的地位和作用却各不相同,有的负责管理国家事务、有的掌管教化、有的负责治安。

其次,”士”也是身份。

《论语·子张》:”君子不器。”意思是说君子不是一件器具,而是具有高尚人格的人。孔子认为,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应该从多方面入手。其中,修身养性是最基本的一方面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”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。修道之谓教。三者合德,则曰:’至矣!'”。所以,孔子要求弟子们要重视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,并把它作为做人的根本原则。

第三,”士农工商”,这是古代社会等级制度中最重要的一个等级。

在古代,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,人们从事的职业种类有限,因而职业分工也就十分明显。一般来说,贵族、官僚、商人、农民这四个阶层的社会地位依次升高,他们分别被称为上士、中士、下士和工商。所谓上、中、下,并不是指社会地位的高低,只是表示他们在社会中的不同位置而已。

第四,古代的官职也分为九品,即正一品到九品的九个级别,每级又细分为正、从两个品位。比如六部尚书为正三品,各部下属各司副职为从三品。这样,每一品的官员都是朝廷重臣。

第五,古时候,人们把读书人叫做秀才,把当官的人叫做老爷。

第六,古代对官吏的称呼很多,如卿大夫、公侯伯、大夫、元士等等。此外还有不同的爵位、封号、称号等。例如,诸侯王有国王、太子之分,皇帝则有皇叔祖、帝父、皇兄之称。

最后,古人还常用天干地支纪年,用十二生肖记月日,用八卦五行配方位等等,这些也都属于文化现象。

综上所述,我们不难看出,中国古代是一个高度重视文化的国家。那么问题来了,既然中国自古以来就如此重视文化,为什么后来会出现那么多文人呢?

这是因为,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,随着政治、经济、军事等方面的不断变化,各种思想观念也不断产生与演变。到了春秋战国时代,儒家学说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。儒家学说强调仁爱和平,主张以礼治国。因此,它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维护封建秩序的理论基础。

但是,儒家学说的理论并不能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,反而使一些统治者越来越感到困惑和不解。